林海情缘|从医疗服务变化看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珠海“组团式”医疗援藏谱写健康米林新篇章!
1965年9月,组团式西藏自治区成立,林海疗服立周疗援林新此后60年西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情缘区成变化,海拔2950米的从医藏谱米林市就是“见证者”之一。这里曾因医疗资源匮乏,化看海医让不少患者不得不跋涉数百公里求医。西藏写健如今,自治这座素有“西藏江南”美誉的年珠高原小城,正悄然成为区域医疗的康米新高地。
这一切改变,篇章始于一场跨越3000公里的组团式山海情缘。
8月初,林海疗服立周疗援林新米林市人民医院接诊了一名遭狗熊袭击的情缘区成重伤患者。伤员头面部与四肢受伤严重,从医藏谱颅骨外露。化看海医危急关头,珠海援藏医疗队启动远程会诊系统,联合本院骨干展开抢救。经过连续数小时的奋战,患者终于转危为安。
“感谢,感谢你们!”病床上,逐渐康复的患者用藏语反复表达着感激。在过去,这样的重症患者大多要转往拉萨甚至成都的医院。如今,在珠海医疗援藏队的帮助下,米林市人民医院已经能够独立完成此类危重病例的救治。
米林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其加对这段发展历程深有感触。“60年前,米林只有一个卫生所,能开展的诊疗项目非常有限。”站在崭新的数字化口腔诊室里,这位藏族干部感慨万千:“现在我们有康复医学科、消化内镜中心、高原数字化口腔门诊、米林市医共体急救网络等专业科室和诊疗体系,已逐渐成为区域性医疗新中心。”
变化的不仅是硬件设施。珠海市人民医院第九批援藏医疗队队长张征荣道出“组团式”帮扶理念:“我们要‘造血’而不是‘输血’。通过师徒结对、技术培训,让本地医生成为医疗主力军。”近三年,珠海29对医疗专家与本地医生结成师徒,开展42项新技术,培训1900余人次。
这份坚守,源自对生命的敬畏。2018年以来,珠海市人民医院、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珠海市妇幼保健院、珠海市第三人民医院、珠海市口腔医院先后派驻80名专家常驻米林。他们带来的不仅是先进技术,更是医者仁心的传承。统计显示,援藏团队累计接诊3500余人次,处理危重症27例,远程医疗服务2.3万余人次。
“从‘看病难’到‘看好病’,反映的是医疗服务的根本性转变。”广东省第十一批援藏干部、米林市卫健委副书记李晓冬说,“我们正在构建‘好看病、看病好、看好病’的三重保障体系,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60年风雨兼程,米林医疗卫生事业实现了历史性跨越。这条跨越千山万水的医疗援藏之路,正如一条绵延不绝的健康‘天路’,连接着珠海米林两地人民的心,也为高原健康事业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
(责任编辑: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