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匠心”铸精工,以“技能”赢未来

8月29日上午,匠心由珠海市总工会主办的铸精2025年珠海市职工劳动技能竞赛启动。本届大赛项目丰富、工技覆盖面广、匠心创新性强,铸精比赛优胜者将有机会入围珠海首届30名“产业工匠”名单。工技(《珠海特区报》9月1日04版)
劳动技能竞赛并非新鲜事物,匠心但珠海的铸精此次竞赛却呈现出鲜明的时代性与战略性。其最大特点在于与城市产业发展方向实现了“同频共振”。工技竞赛项目设置绝非闭门造车,匠心而是铸精精准对标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培育新质生产力、工技“百千万工程”等省市核心发展战略。匠心这意味着,铸精竞赛选拔出的工技佼佼者,不仅是技术能手,更是城市产业升级急需的“即战力”。这种以赛促学、以赛选才的模式,将人才评价与培养前置到产业发展的最前沿,有效打通了技能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的“最后一公里”。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竞赛内容深刻反映了传统“工匠精神”在新时代的内涵升华。它不再局限于“熟能生巧”的单一技艺打磨,而是更强调对新技术、新业态的适应能力和创新思维。无人机编程、人工智能训练、电商直播等赛项,要求劳动者不仅是操作者,更要成为理解原理、优化流程、甚至参与创新的复合型人才。相关部门寄语选手成为技术革新“排头兵”,正凸显了这份期待。新时代的“工匠”,需兼具手上功夫与数字思维,传承匠心与拥抱变革并行不悖。
竞赛本身是聚光灯下的高潮,但其背后是一套“组合拳”:各级工匠学院、职工培训资金支持、多层次竞赛体系共同作用,形成“学、训、赛、用”的闭环。它向社会传递出强烈信号:技能人才是支撑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宝贵财富,其社会地位与职业荣誉感将不断提升。这一生态旨在让每一位劳动者都有机会通过勤奋钻研提升技能,实现个人价值,从而让“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成为一种城市风尚。
当前,全球产业链重构加速,各地争相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区域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与创新生态的竞争。珠海瞄准“制造业当家”,大力发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没有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技能人才队伍,一切蓝图皆为空谈。这次技能竞赛,正是打造这支队伍的关键一环。它通过公开竞技,发现和选拔人才;通过树立标杆,激励更多劳动者尤其是青年人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一座城市的高度,不仅在于摩天大楼的高度,更在于其每一位劳动者技能水平的“高度”。当工匠精神融入血脉,当技能人才层出不穷,珠海必将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以“匠心”铸就“精工”,以“技能”赢得未来。
(责任编辑: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