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湾韵丨2025年9月6日!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 > 湾韵丨2025年9月6日 正文

湾韵丨2025年9月6日

时间:2025-09-07 17:21:57 来源:师直为壮网 作者:时尚 阅读:251次

我想起了月儿

□ 徐 岳

看了老朋友王玉仁发来的湾韵《补胎补到天边边》编委会,还有发在网上的丨年一组诗文,真是月日又感动,又佩服!湾韵一个以补胎为营生的丨年商家竟这么赤诚地组织文字,认真而又耐读,特别是月日能引起我的回忆。我忽然想起一个河南同学,湾韵名叫月儿。丨年

抗战后期,月日我六岁了,湾韵刚在岐山乡下蒲村小学上一年级,丨年一天班上突然来了个新同学,月日穿了一身稀罕的湾韵灰制服,非常引人注目、丨年羡慕,月日因为全校还没有谁能像他有这么一身的打扮!不过,很快有人就认出了他。有人说水务科技公司,他妈领他到我村时,我还给了他一个大白馍!

他名叫月儿,人很活泼,很快就和大家混熟了。他家在河南开封,被日本鬼子占领了,爸爸惨遭杀害,妈妈领他偷跑出来逃了个活命。同学们都没见过日本鬼子,他给我们学鬼子用日本话骂中国人、用刀枪刺杀中国人的残酷事例等等。他还给我们教会了一首新歌《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从此同学们更加痛恨日本鬼子,也更加同情、更加喜欢月儿了。谁家有了好吃的,都会给月儿拿一些。有一次,我们还去看了月儿的“家”。他家在离学校不远的黄家沟道,本是一孔无人居住的丢弃了的窑洞,门窗虽很破旧,遮风挡雨还是可以的。月儿妈是个大个子,脚是个棒棰脚,一身补丁衣服;河南话味比月儿重得多,但却能基本听懂她的大意:月儿很爱上学读书,从开封逃出时就说,不论逃到陕西哪里,只要有学校他就要上学。他不嫌重,要背上他最喜欢的那套学生服。她还特意叮咛我们这帮同学,要多多原谅月儿的过错,和他交朋友。

月儿妈的话使我们很受感动,此后月儿与我们更亲密友好了。日本投降后,俗话说,哪哒人爱哪哒,月儿和他妈欢天喜地地回了开封老家。明知见不着月儿了,我们有一次,提了草拌笼,去黄家沟道割野草,特意去了月儿的“家”,开始有人高声喊叫“月儿!月儿!”见没有人应,有人就举起割草的镰刀,带头唱起了月儿教给我们的歌:“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当唱到最后齐声喊“杀”字时,就像月儿曾经要求过我们的那样整齐、有力、愤恨!孩子到底是孩子,不一会儿,就有人学着月儿他妈站在家门口高腔大嗓子喊儿子回家吃饭的腔调,把“月儿”两个字扯得又长,喊得又高!接着就有几个月儿他妈喊“月儿”的声音也响起来了,响声真把黄家沟道能抬起来!

听不到月儿的回音也不要紧,但我们心里都知道月儿和他妈都回到了那个被赶走日本鬼子的新开封了……

最后,我要向老朋友王玉仁说,补胎的乡亲们,把轮胎补到了天边边,也对国家的民族的大事操心操到了顶尖尖。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的日子里,祖国的强大,使我相信千千万万个月儿都不会再去重复“开封月儿”的命运。

双橙(油画)              金凡 作品

喜欢做饭的人

□ 彭 岚

孩子长大离家后,我和先生两个人的生活变得很简单,说得最多的是“今晚吃什么”。下午,先生去家附近的超市转了一圈,晚餐,便有了红烧大排面。

大排面是先要花些功夫加工的,先是刀背拍打断筋,再加料腌制,最后放油锅里煎炸。我喜欢吃放了很多葱的红烧大排面,两大把香葱,在油锅里煸炒时加了小洋葱切出来的洋葱末,以提香味,然后放入煎炸好的大排面,加水加料至入味收汁。我的胃口大,我的面需要放两块大排,一大筷子炒得黑亮的香葱,一大筷子绿色蔬菜,一碗充满诱惑的红烧大排面就做好了。

看着我欣喜的表情,先生说:“今天的大排面花了十块钱。” 言下之意,只是简陋的一碗面。我说:“大排面有价,情义无价。” 这情义是做饭花出去的功夫。

需要更多功夫加工的,是八宝辣酱面。像是对各种食材的集结,如名,需要用到的食材至少八种,还都要切成丁,分开焯水煸炒,加酱加料,焖煮到熟,才成面的浇头。土豆、豆干、香菇、冬笋、花生、猪肉,是基础配置,贡献了口感和香味;青豆、虾仁,是颜值担当;而最重要的,却是酱,既要有甜味的甜面酱,又要有咸味的豆瓣酱,还要一点带辣味的酱,有了这三种酱,才能把一众食材带领融合在一起。

同样,先生会说,这都是些普通的食材,好像一碗面上不了大台面。做饭是麻烦和辛苦的,哪怕是一碗面,除了出门采购食材,看看如战场的厨房:砧板、菜刀、碗盆,各种调料,在那位穿着大红围裙的厨师忙碌地制作下,浓缩成享用美食那一刻的幸福。这样的功夫,不但上得了大台面,还让品尝过如此美味的人,成了有福之人。

我们继续着“晚上吃什么”的讨论,想念的上海菜,一一出现在饭桌上,熏鱼、白斩鸡、糖醋小排、四喜烤麸……先生知道,不同的肉菜,需要买不同部位的猪肉;他一次次地开车跑超市,知道哪个超市的蔬菜最新鲜,哪里的海鲜下午从机场刚拉来;鸡鸭鱼肉,没有哪一道菜,可以难倒他;他有多种厨房小工具,会磨出柠檬末,切出萝卜丝,调出自制的酱。他是厨房的将士,是食材的指挥家,是普世中的强者。

时光给了我这样的机会,让我慢下来,对司空见惯如先生做饭的事情,可以仔细地看一看。看着他跑进跑出的采购,在厨房切配腌制,煎炸蒸煮,神情专注地守着小火慢炖的汤,便体味到了做饭的麻烦,也明白食物的美味不是轻易而来。晚餐时间成了幸福的时刻。吃完饭转头看,通常有一缕夕阳透过窗口斜射下来,照在沙发的坐垫上、墙壁上、玻璃橱柜上。在夕阳的照射下,珠子和玻璃,闪闪发亮,就像平常日子的无价情义,在发着亮光,照进暮年里,让人体味到安宁和温暖。

支撑人们热爱生活的,就是因为拥有这些细微而无价的时刻:一碗面,无尽的耐心,和喜欢为你做饭的人。

回乡之路(外一章)

□ 陈毅艺

曾后悔年少时的冲动轻狂,挥挥手便决意四方闯荡。那时,以为故乡很近,父母还年轻; 那时,回故乡的路很冷清,回故乡的人也懒惰……以为自已鲜衣怒马都很能!

蓦然回首,人到中年,时光匆匆带走了我的父母,岁月也让我们慢慢变成父母……孩子尚小,自觉双肩重担。回故乡的路开始有点长,回故乡的脚步有些忙乱!

每当想到家乡的亲友,每当想到家乡的山水,我心我情又回到当年。这回乡的路呀,仿佛是一条影带,一首壮歌;一首长诗,一幅巨画……都清晰记录下沿途的沧桑变化,也载入我辈的奋斗旅程!

这熟悉又陌生的返乡路,是我认识外面世界的路,也是刷新认知故乡的路。尽管我曾往返无数次,车轮重复卷走看不见的旧尘,但我思乡念亲的泪水已飘过……那块故园热土,那回乡之路啊,是那么近,又那么远!

人生难得几回聚,夕阳更难几回醉。今天又与秋风作伴还乡,目光所及,变的是沿途风物,是车厢里那位鬓髮渐白的游子……我们虽已不复风华正茂,但我们珍惜岁月雕刻的纵横皱纹,哪怕人生际遇起伏变幻,不变的是故乡,是回家的方向!

对一滴水珠的遐思

那条肥硕而扁长的兰叶,在晨雾中洗濯得化不开的浓绿。让数也数不清的露水如透明的胶水贴在上头,在那墨绿色的衬托下更显剔透晶莹。

那若隐若现的叶脉,似我小时迷走过的长巷。我俯瞰这水珠,屏住呼吸怕呵出的微气吹破她的完美。更不忍抚摸,担心碰醒她昨夜未完的春梦。

我不对你呢喃,我不想我的呓语打扰你的清静。我在想她沉默的凝聚力,无言独立遗世的风骨,以自己不卑不亢的姿态,摇曳在地的低处,饱受风雨严寒,仍不羁面对酷暑暴日张扬。

将昨夜散漫零落的雾气聚拢,化为看得见的力量,你的沉默就是力量,你的容忍就是静美。

我赞叹她的谦和,低眉不爱喧哗!

我敬佩她不高仰,不与鲜花争艳!

碧海蓝天间的从容

□ 张涵嫣

珠海这座城市,似乎天生就懂得如何与海相处。站在情侣路上望去,海水呈现出由近及远的色彩变幻——淡绿、浅蓝,最后融化在天际线处,仿佛大自然亲手绘就的一幅渐变水墨。

珠海的绿意是渗入城市肌理的。街道两旁的古榕垂下气根,如同长者的胡须,记录着时间的痕迹。市花簕杜鹃在春季绽放时,整座城市陷入一种温柔的狂欢,那种紫红色不像北方花朵那般浓烈张扬,而是带着岭南特有的含蓄与热情兼具的气质。珠海人似乎深谙“留白”的艺术,在这座被誉为“百岛之市”的城市里,建筑总是不急于填满每一寸土地,而是恰到好处地让位于自然。这种城市规划的智慧,使珠海避免了其他沿海城市常见的拥挤与喧嚣,保留了一种难得的呼吸感。

珠海的历史记忆是层叠的。唐家湾的古村落里,青砖灰瓦的岭南民居静静地诉说着往昔,那些精美的砖雕,记录着侨乡文化的交融与变迁,而相隔不远的现代建筑群,则勾勒出经济特区的天际线。这种古今交融并不突兀,反而形成了一种奇妙的和谐——就像老香山人喝早茶时,既保留着传统的冲泡技艺,又不拒绝智能手机扫码点单的便利。珠海人对待历史的态度是:记得来路,却不沉溺于过去。

珠海的夜晚有着不同于白昼的魅力。当夕阳余晖逐渐被霓虹灯光取代,海边开始聚集散步的人群。珠海人的步调总是从容的——或是习惯了与自然共处的智慧。他们不会急匆匆地赶路,而是保持着一种近乎优雅的从容,这种从容渗透在城市的每个角落:茶楼里慢慢品茗的老人,公园里练习太极的身影,甚至十字路口等待绿灯的行人脸上都少见焦躁的神色。

珠海最动人的,或许正是这种与大海如何相处的智慧:知道潮汐有涨有落,所以不急不躁;懂得长风来自远方,故而顺势而为。在这碧海蓝天之间,珠海人找到了一种现代都市生活罕有的平衡——发展与保护、传统与创新、忙碌与闲适的平衡。

离岛星罗棋布,如同散落海面的珍珠,每座岛屿都保持着独特的性格。有的开发完善,有的依然原始,但共同的是那片环绕四周的蓝海。乘船前往海岛的路上,常能看到白海豚跃出海面,那一刻的惊喜,仿佛是这座城市送给来访者的秘密礼物。

珠海不言不语,却已道尽千言万语。它不刻意证明什么,只是静静地依偎在南海之滨,保持着自己的节奏与呼吸。在这急管繁弦的时代,珠海的从容就成了一种力量,提醒着我们:城市的意义不仅是经济增长的引擎,更应该是人们诗意栖居的家园。

标 本

□ 房鉴皓

你在日历上标红的纪念日

夹住页脚那枚褪色的书签

是否连影子都会沉默

你眼中有整片星空的倒影

我却在寻找最暗的那颗

它藏着你睫毛投下的阴影

如果风能带走所有诺言

我愿把心跳系在蒲公英上

让它降落在你掌心生根

月光碎在汪洋大海的漩涡

我打捞起所有光斑

拼成你名字的形状

当慧炬点亮暴雨中的希望

却找不到能漂向你的港湾

毁灭摇摇欲坠的小船

等候鸟开始迁徙的夜晚

我低头数尽羽毛

发现每根都写着“无归期”

高粱红(组诗)

□ 魏忠友

高粱红

这个结实的庄稼卫士

高举乡亲们生活的火炬

执着于风雨酷暑中的召唤

田野的赤子放飞着心灵

风涌青纱帐

多少往事秘密任草虫窃窃私语

秋露微凉

热血汉子也有柔情似水

的确是个红脸大汉

好像与酒有着不解之缘

高昂的头颅

即使喝醉也无悔于赤胆忠心

一缸缸甘醇的美酒

都来自酷热和汗水的熏蒸

爷爷把饱满的籽粒发酵

把高粱的灵魂逼出来

这个大地赤子呵

好像与富丽高贵无缘

只一心在乡土上吟诵

护佑着一代代子孙火红的追求

致敬一株玉米

长得是粗俗了一些

可笑起来很好看

金色的大门牙对生活充满了自信

奶奶曾说:丑人命硬

给片地就生 浇瓢水就绿

从不嫌弃脚下的土地

天生的粗粮

常与窝窝头和饼子为伍

接济了漫长的艰苦岁月

更多的是喂养了六畜兴旺

总想保持亭亭玉立

旱也不低头 涝也原地坚守

艰辛孕育的果实总怀揣到秋后

绿叶喂过牛羊

秸秆烧火做饭

这个老实本分的农家姑娘

只忙着一生奉献

哪有空闲去争论身份高低

大豆圆圆

一片绿油油的豆田

总藏着蝈蝈起伏的鸣唱

直到豆叶变黄稀疏

一行行缀满铠甲的大豆披挂上阵

踩着早晨的露水抑或傍晚的雾霭

小心收割这一垄垄敦实的庄稼

只有侍弄过这块豆田的人

才感觉到粮食沉甸甸岁月沉甸甸

金色的豆粒跳跃在

母亲富有节奏的锤豆木锤间

父亲趁着风向扬起木锨

金色的弧线划破晚霞

这枚曾滋养了祖先五千年的种子

颠簸在历史的长河中

摇变成雪白的豆腐

与晶莹剔透的豆芽装饰着贫苦岁月

如今,乳白的豆汁清香

以及油条、鸡蛋成了早餐标配

大地乳汁呵

健壮了曾瘦弱的华夏儿女

每一粒粮食

都深爱着自己脚下的土地

奉献着一生一世

传承着不灭的灵魂

岁月荣光和平礼赞

□ 柳岳华

长安街阔展雄风,将士铿锵步若钟。

银鹰呼啸撕云帛,铁甲轰鸣震昊空。

血染旌旗曾捍土,功铭史册为腾龙。

和平利器昭寰宇,浩气长存华夏宗。

(责任编辑:知识)

相关内容
  • 湾韵丨2025年9月6日
  • 中信建投:美联储降息推动有色金属牛市发展
  • 东吴证券:人工智能产业快速发展,关注消费电子潜力
  • 传统文化润童心,斗门青少年这十二天收获满满→
  • 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允许美“国防部”使用“战争部”称号
  • 2025南国书香节,8月15日至19日,我们一起go书香!
  • 在横琴天沐河盛夏音乐会,影视动漫OST让你一次听个够
  • 白羽鸡苗价格在一个月内上涨180%:是趋势逆转还是短暂现象?
推荐内容
  • 聚焦法治援疆,粤喀共建涉外法治人才基地
  • PD-1 PLUS成焦点,国产创新药迎来机遇:ESMO大会值得关注
  • 全市无死角覆盖!肇庆8月12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统一行动
  • PD-1 PLUS成焦点,国产创新药迎来机遇:ESMO大会值得关注
  • 太空电影《窗外是蓝星》咋拍的?快来一探究竟
  • 舌尖狂欢!开渔在即,茂名都有哪些海鲜值得吃?